近年來,鹽城港集團聚焦“平安港”建設,將“人防”責任落地與“技防”科技賦能深度融合,通過頂層設計強統籌、科技升級筑防線、閉環管理提質效,逐步構建起“事前預警、事中響應、事后處置”的全鏈條安全管控體系,為集團高質量發展筑牢安全屏障。
高位統籌強根基,織密人防責任網絡
始終將“人防”作為“平安港”建設的核心抓手,以責任落實為根本,構建多層級、全覆蓋的人防管理體系。
逐級簽訂安全、環保、穩定責任狀超4400份,針對外包租戶、外來人員及車輛,簽訂“三外”安全協議1200余份,發放進場安全交底提醒函超5700人次,實現“橫向到邊、縱向到底”的責任覆蓋。推行 “班子成員掛鉤聯系制”,下沉一線開展 “四不兩直” 調研督導。構建“企業+家庭”雙重防線,組織“家屬進現場,親情助安全”活動,邀請60余名員工家屬走進作業現場,以親情力量強化員工安全意識。
構建三級培訓體系,通過 “班前五分鐘” 安全教育、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等方式,讓員工在案例學習與實操交流中提升風險管控能力。年內累計開展安全教育培訓超500場次,覆蓋員工超5萬人次。其中,針對安全管理人員、特種作業監護人員、消防設施操作員等關鍵崗位,組織持證培訓59場次,覆蓋1357人次,實現關鍵崗位人員培訓考核通過率 100%。編制《“三位一體”典型案例匯編》,收錄省內外港口危貨泄漏、違章作業等案例,開展“以案釋法”宣講超20場次,結合紙漿船舶裝卸、水上施工船舶作業等專題研討會,推動安全責任意識入腦入心,
科技賦能筑防線,升級技防管控體系
面對港口作業點多、線長、面廣的特點,集團大力推進“技防”體系升級,以科技手段破解安全監管難點,構建智慧防控網絡。
全力推進安健環管理系統落地,系統涵蓋安全管理、危貨管理、生態環境、職業健康等16大模塊,集成風險分級管控、隱患排查治理、智能監控等核心功能,當前已完成功能開發與測試,年內投入運營使用,最終實現安全環保工作數字化管理,打造“港口安全生產一張圖”。同時,完成電子口岸平臺網絡安全等級保護(二級)測評,為數據安全筑牢防護墻。
各港區因地制宜推進技術創新,保稅物流中心引入智能語音預警系統,基于作業動態與風險等級實時播報安全提示,彌補人工監管盲區;資產公司推廣智能安全帽系統,實現現場視頻實時傳輸、遠程通話,破解“現場—后臺”信息梗阻;射陽港區、濱海港區試點“智能穿戴設備”,實時監測作業人員軌跡;港灣建設集團、農業集團運用無人機巡檢覆蓋作業區域;阜寧鐵路分公司采用“每日影像巡查機制”,智慧港口公司則通過AI智能識別技術,實現安全帽規范佩戴、作業周界報警等風險場景實時監控。截至目前,集團已建成覆蓋全港區作業面、倉儲區、主干道的2000余路高清視頻監控網絡,安全環保部每日不定時視頻抽檢,及時糾正違規作業行為,技防效能持續凸顯。
聯動互促提效能,打通安全管理閉環
堅持“人防”與“技防”協同發力,通過機制創新實現兩者深度融合,構建“發現—處置—反饋—優化”的安全管理閉環。
實施安全隱患“四級”分類管理,依托高清視頻監控、AI識別等技防手段精準發現隱患,再由各級管理人員通過“人防”力量推進整改,年內全系統累計開展安全檢查478次,摸排“三外”問題隱患1291項,對外包單位違規行為實施懲處措施,全部實現閉環管理;同時推行“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”,員工可通過“隨手拍”上報隱患,整改閉環率達100%,實現“小隱患早發現、早處置”。
以“技防賦能+人防演練”提升處置能力。年內開展消防滅火疏散、船舶防災減災、防臺防汛等應急演練超222場次,參演及觀摩人員達12992人次;針對高溫、臺風等極端天氣,集團提前通過氣象水文預警系統預判風險,積極協同屬地部門組織人員撤離以及儲備應急物資,其中,臺風“竹節草”來臨前撤離養殖戶317人,成功應對6次短時強降雨,實現“技防預警”與“人防處置”無縫銜接。
如今,鹽城港集團“平安港”建設成效顯著,響水港區、射陽港區高分通過港口設施保安年度核驗,智慧港口公司順利通過國家級綠色三星港口現場驗收。下一步,集團將持續深化“人防+技防”融合模式,加快“安健環”系統全集團部署,朝著“綠色、生態、智慧、平安、美麗”五新港口建設目標穩步邁進,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港口高質量發展。